近年来,无人作战系统发展十分迅猛,可用“异军突起”来形容。作为无人作战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无人潜航器,也在逐步成为包括美、俄、英、法、德等世界各国军事装备的研发“热点”。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去年12月20日,美国海军正式接收首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
这款无人潜航器重达50吨,具有高自主性、高隐身性、航时长等特点,大多数都用在执行反水雷、反潜、反水面作战以及电子战等任务,是美国海军构建新型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的重要装备。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零伤亡作战理念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无人潜航器作为无人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匹闯入水下战场的“黑马”,搅动起一股水下战争形态革新的浪潮。那么,无人潜航器在水下作战中有何优势?发展前途又如何?请看本期解读。
无人潜航器,是指无人驾驶、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自主航行执行任务的智能化装置,具有隐蔽性强、智能化程度高、活动受限小、作战成本低等特点,被称为现代海军的“力量倍增器”。
事实上,早期的无人潜航器大多数都用在民用领域,被用来代替潜水员执行深海探测、沉船打捞、水下勘探和水下电缆铺设等危险性水下作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潜航器渐渐能做到几乎不受海底水文环境的影响,在水下长时间执行多种任务。由此,各国海军逐渐意识到其在军事领域的潜在价值。
无人潜航器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海军开始研制一种名为“CURV”的遥控式无人潜航器,用于寻找并回收海中的失事飞机和其他设备。
为了便于水下航行,无人潜航器一般会用类似潜艇或者鱼雷的外形设计,头部通常为水滴形,主体呈圆柱状,其呈圆锥形的尾部装有“十字形或X形”的舵叶和螺旋桨。在壳体材料方面,无人潜航器一般会用具有质量轻、大强度、耐腐蚀特点的轻型合金材料。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无人潜航器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各国军队持续在无人潜航器领域投入人力和资源,加速无人潜航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全世界内逐渐形成了无人潜航器技术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局面——
美国海军的“猎户座”级无人潜航器,可用于海底侦察和情报收集,具备高度自主性和远程操作能力,可以在深海进行隐蔽活动。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不断加大对无人系统的投入力度,新一代无人潜航器自成体系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其目前主要有“大键琴”系列大型无人潜航器、专门用于模拟潜艇物理特征的“赝品”无人潜航器、“朱诺”小型无人潜航器等。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其研发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具有长时间水下航行能力和巨大的打击力,大多数都用在海上战略威慑和战略打击等。
英、法、德等国依据自己国力和海军发展需要,也发展了多型无人潜航器。英国主要发展了Autosub系列、“护身符”系列以及“鲸鱼”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法国ECA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制了著名的PAP104灭雷具,目前主要有“阿利斯特”系列、“奥利斯特”无人潜航器。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研制了“海獭”系列、DeepC侦察型无人潜航器。
根据相关统计,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或单独、或联合开展用于军事领域的无人潜航器研究,无人潜航器慢慢的变成为水下作战的关键一环。
据2022年12月1日英国《》报道,英国皇家海军和普利茅斯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540万英镑的尖端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鲸鱼”项目合同。
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本·基伊宣称,“鲸鱼”作为欧洲运营的最大、最复杂的无人潜航器,将帮助英国“主宰水下作战空间”。
各国对无人潜航器的高度关注与重点发展,同其具备的独特优势紧密关联。与其他有人作战平台相比,无人潜航器具备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是隐蔽性能好,生存能力强。无人潜航器普遍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动力系统大多依靠电池、海浪能提供,其噪声辐射和电磁辐射等特征信号相对较弱,不易被探测发现。此外,无人潜航器的下潜深度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大幅度的提升了水下生存能力。
二是适用海域广,航时长。一方面,大型及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自身续航距离可达几百千米甚至数千千米;小型无人潜航器通常采取被水面舰艇、潜艇等有人平台携带布放的方式,可以分批多波次出动,从而逐步扩大作战海域,增加作战时长。此外,无人潜航器还能够隐蔽部署到有人作战平台没办法抵达的部分浅水海域,前沿部署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使用风险小,使用成本低。由于采用“无人系统”,无人潜航器很适合执行各种高度危险、环境复杂以及人员难以持续承受的作战任务。同时,无人潜航器造价相对低廉,与有人作战平台相比作战使用成本更低,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可承受性。
基于以上优点,在美国海军发布的《无人潜航器主计划》中,明确了无人潜航器情报搜集、侦察监视、反潜攻击和战场诱饵等9种具体作战职责。各个国家也都把无人潜航器视为夺取水下制权的新砝码,予以全力发展。目前,无人潜航器的作战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样式:
——水下侦察。无人潜航器能够搭载包括声呐、光学摄像头等在内的各种传感器设备,在敌方领海内进行长期隐蔽地侦察,了解目标区域的海底地形、敌方军事设施、舰船活动等情况。这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反水雷/布雷作战。用于反水雷时,无人潜航器可以对敌方布放的水雷进行相对有效探测、定位,一些先进的无人潜航器还可以携带激光或水下机械臂等工具,执行实际的水雷排除任务;而在布雷行动中,无人潜航器可以远程自主隐蔽航行至敌人基地、港口和航道等区域布放水雷。
——水下攻击。在实际作战行动中,远离危险威胁区的有人平台可充当无人潜航器的“母船”。无人潜航器作为“母船”的传感器或信息源,能对敌方潜艇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跟踪,甚至攻击。如果多艘无人潜航器一起组成集群,彼此间还能共享探测信息,逐步扩大“母船”探测范围,增强反潜能力。有些携带鱼雷、导弹等武器的无人潜航器,一经发现敌人大型潜艇、航空母舰等高价值目标,还能马上激活战斗模式,对目标实施近距突击,取得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水下通信与作战网络构建。传统的水下通信设施受限于固定的布设和传输距离,而无人潜航器可当作移动节点,充当中继站的角色,实现水下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扩散。通过无人潜航器的部署,水下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得到拓展,整个水下通信网络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据国外深海作战相关报告称,深海空间在未来国际经济与国防安全战略竞争中具备极其重大地位。无人潜航器作为水下战场的“尖兵利器”,将在辅助深海空间“非对称”对抗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现代战争越来越追求人员少伤亡的需求下,作为无人作战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无人潜航器,慢慢的变成了世界各国军事装备的研发“热点”。
纵览世界各国无人潜航器装备技术发展现状与实际作战运用,无人潜航器正在加速发展中不断拓展新的赛道。
——更长效的能源支持。在对手防区外投送和布放无人潜航器,经远程机动后进入目标区域;长期“潜伏”于水下,源源不断地提供相关情报信息或在关键时刻发起致命一击……无人潜航器要执行的任务,都要求其续航动力必须充足强劲。传统无人潜航器通常用铅酸电池、银锌电池等传统电池供能,但传统电池性能较差,不足以满足无人潜航器对续航能力的需求。
目前,随着新型能源体系的逐渐完备,许多国家的无人潜航器开始转而使用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此外,还有部分国家使用核动力能源用于支撑无人潜航器运行。
——更深入地融入体系。如今,各主要军事强国积极将无人作战平台纳入其海上作战体系,以适应未来海上联合作战需求。未来,无人潜航器将成为海上体系化作战终端的节点,形成基于海战场作战网络,水上水下及空中分布式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
2017年,法国舰艇建造局曾通过新研发的任务系统,同时操控无人机、无人艇和D-19无人潜航器展开协同,实施了排雷作业演示;2019年,韩国韩华系统公司公布的AS-WUUV反潜无人潜航器,可与水面舰船、水面无人艇、其他传感器及作战平台协同作业,“联手”锁定并摧毁目标。
——更大程度地拥有“智能”。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无人潜航器将越来越“自主”。2021年,美国海军发布的《智能自主系统科技战略》一文中指出,面对日益多样、灵敏的水下感知手段以及更为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无人潜航器要进一步提升自主能力。
目前,不少大型和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正在改变以往辅助侦察、攻势布雷等作战形式,提高直接作战能力,执行协同作战任务。例如,美国“虎鲸”无人潜航器和俄罗斯“波塞冬”无人潜航器都已经能够单独攻击目标,并且威力巨大,其中“虎鲸”无人潜航器还在朝着电子战领域发展。
综上,无论作为辅战装备还是主战装备,无论是编队作战还是独立行动,无人潜航器作为一种新概念无人作战平台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在水下长时间执行任务和对广阔海域的全面监视,填补了传统反潜手段的盲区和死角,提高了反潜作战的全面性和深度,必将成为未来水下作战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南美洲的一种肺鱼是迄今发现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动物。通过将美洲肺鱼基因组与其他肺鱼基因组作比较,研究人员确定,美洲肺鱼每1000万年向其DNA中添加相当于一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史全研究员团队与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前期柔性相变薄膜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化学交联合成方法,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开发出一种具有固-固相变特性的本征柔性相变纤维。实际人体热管理实验表明,该柔性相变纤维具备优秀能力的温度控制性能,为新一代智能调温纤维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吴惊香团队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研究已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但对吴惊香团队来说,“闯关”远未结束。
研究人员介绍,就像水龙头的阀门能调节水流的大小,晶体管也能够调控由电子或空穴等载流子形成电流的大小。研究团队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发明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
人工智能,从技术层面而言,特指使计算机程序呈现出人类智能的技术;从客观存在层面而言,泛指能够表现出人类智能的机器设备。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 多措并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数据要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所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等,生成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将于8月19日、20日飞越地球和月球。次飞越可能是整个飞行任务中最复杂的,因为JUICE必须精确通过与地球和月球相关的正确位点,进而“搭便车”前往金星。
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对理解宇宙起源和结构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揭示黑洞通过调制星系冷气体含量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解开了困扰天文学界半个世纪的谜题。”王涛团队通过对样本星系中原子氢和超大质量黑洞的对比研究,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质量与原子氢含量负相关。
中国科协推出科普大篷车项目,让“移动科技馆”走到乡村孩子身边。潘薇是安徽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第一代科普工作者,“我们常在外边跑,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8月12日晚至13日晨,被誉为“全年最适合观测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
这些年来,在各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有序进行,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大学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普及,对促进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无疑值得肯定和点赞。
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气温每上升1℃,所选育的小麦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将下降8.7%。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熊伟建议,未来必须对现有育种策略做调整,增加抗逆高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适应持续不断的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
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开发治疗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相关精神疾病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9.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85.3万辆,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74.2万辆的国内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