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机场跑道,站得久了,机务工作鞋也耐不住高温,在跑道上留下浅浅的黑印。
唰、唰……红绿色的小旗,时而高高扬起,时而整齐落下——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大队一名新战士正练习打旗。汗水顺着他的脸颊、脖颈,悄然流下。
“站得要比棍还直,喊得要比喇叭还响。”技师胡大新刚入伍时,班长就是这么要求他的。为啥打个旗子都要求这么严?他当时还不太理解。
那天,没有飞行任务,班长带胡大新来到战机前,亲自示范了一套打旗动作。身板挺直、运旗生风,看呆了胡大新。
最后,班长丢下一句话:“可别把打旗看小喽!我们的一举一动就是要告诉飞行员,我保障的飞机,放心飞!”
打旗,是一种精气神的展示,更是一种信任感的传导。孙腾和战友明显感受到了这种能量的传递,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上飞机前,都要面对机务官兵立定,向他们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孙腾介绍,和机场一墙之隔的营院内,有两条并行又交汇的路:王海路和焦景文路。穿越时空,两位战斗英雄仍以这种形式教育新时代官兵必须并肩战斗。当年,王海从不吝对自己僚机的赞美:“不是我王海有什么高超的本领,假如没有一个好的僚机焦景文,我也不行。”
回忆起那段往事,看到当下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孙腾感慨:密切的官兵关系,应当是一个“共同体”,彼此赋能,互相成就。
不光是机务官兵与飞行员、长机与僚机之间,军营中所有官兵关系的构建,都需要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和纽带,并由此延伸到具体岗位实践中相互配合、紧密协作,进而凝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就像一部纪录片中所说:所有的你,都让我变得更强;所有的我,都让你变得更有力量。
“我不能一辈子做你的僚机,但可以一辈子当你的兄弟。”一部反映空军官兵战斗生活的电影中,这句台词令人动容。
在空军官兵的职业语境中,“长机”和“僚机”常常用来比喻一种亲密无间、彼此赋能、互相成就的战友关系。在这个战斗大家庭中,“长机”和“僚机”不仅仅在天上。在任何的需要携手并肩奋斗的地方和场合,都需要这样以信任为纽带的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联系。
时针回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人偷袭安东(今丹东)大堡机场。志愿军空军机械师孙雄扑在座舱盖上,用身体掩护飞行员韩德彩。韩德彩推都推不走,孙雄说:“你比我更重要!”
不少带兵人说,信任检验在战时,建立在平时。记者调研感到,尽管官兵之间的信任基石坚不可摧,但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模式的转变、安全压力的增大,官兵之间也会面临种种“信任考验”——
一是错误态度影响彼此信任。有的带兵人习惯拿旧眼光审视新事物,对00后能否扛起使命、担起重任持怀疑态度。还有个别带兵人自身表率作用不够好,对一些敏感事务的处理不够公平公正,导致年轻官兵敬而远之。某部问卷调查显示,不少官兵发微信朋友圈,会有意识地屏蔽家里长辈、部队领导、战友同事。
二是僵化模式降低彼此信任。有的带兵人教育管理经验不足、办法较少,不缺法度缺温度,导致一些官兵服管不服气。一名带兵人也感到,管理的“网格”越来越密,但信任的欠缺,会导致彼此的隔阂和信息的不畅,进而导致“领导想知道不知道、带兵人不知道装知道、官兵知道装不知道”。
三是惯性压力削减彼此信任。安全的增压,导致一些带兵人对官兵盯着防着、惯着哄着。有的战士探亲回家,连队每天一个“问候”电话,甚至被要求发定位,令原本轻松的休息时间也变得“沉重”。
信任是桥也是墙,密切官兵关系的前提,是建立信任。一位管理学家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信任,最大的管理成本是信任成本。
然而,建立信任却不容易。雷达某旅宣传科吴科长说:“丈夫妻子的关系再好,深层次的信任还需要培养好几年呢。官兵之间信任的大厦,需要一砖一瓦垒成。”
当初,中士史俊进因为屡次犯错被调整到新的单位时,已经做好了“躺平”的准备。没想到,来新单位第一天,指导员便找到他,开门见山地问:“你来当教员抓训练,想不想干?”
原来,指导员早就针对史俊进做好了调查,了解到他业务过硬、脑子灵光,刚选取为下士时,就在岗位练兵比武中夺魁。只不过,有些“傲娇”的他,自我放松要求,成了原单位的“不安分”人员。
指导员不光对史俊进委以重任,还特意交代干部骨干:史俊进过去的事儿“翻篇了”,谁也不许提。
还真应了《能文能武李延年》剧中那句话: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史俊进的表现,没让人失望。1个月后,单位训练成绩大幅度的提高;10个月后,他们在全旅比武中夺得第一。
信任的背后,是相信对方并敢于托付。一次,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飞行训练。战机起飞不久,天气变差,空中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密集的雨点砸落在跑道上。
此时,尚有十几架飞机在空中。情况紧急,指挥员紧急联系备降场的同时,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气象值班员周寅。
只见周寅眉头紧锁,紧盯气象资料,思忖片刻后说:“我判断15分钟后,可能会出现降雨间隙,飞机可通过这一时机返航!”
当最后一架飞机落在跑道上,指挥员拍了拍周寅肩膀:“你小子,今天可是立了大功!”
当自己的电子喜报点亮电子设备屏幕,迟疑、确信、兴奋、喜悦,一股脑涌进某旅某营新战士小肖的心间。
认真、踏实,是班长骨干对小肖最常用的评价,但也仅此而已。学技术,他努力再努力,水平仍是中游;兴趣小组,他积极参加,可受能力限制,最终都没了兴趣。
“让每一个战士都闪光”,是该旅提出的一个理念,这句口号也点亮了小肖努力成长、建功军营的信心。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从2020年开始,旅里根据每名战士的个人期待、能力专长、性格特点、岗位需要等精准画像,逐人逐岗制订“士兵能力成长进阶图”,给每个人提供发展指引与成长空间。
摊开进阶图,记者看出这张图表非常详细,区分不同岗位,画出军龄、政策、能力3条线。进阶图明晰了每名战士的成长路线,也让每一个人认清了自己的能力方位和奋斗方向。
这种方位感、空间感以及随之带来的踏实感,让官兵更加清晰地规划个人发展,同时更加科学理性地构建个人与岗位、与战友、与事业的关系。
小肖资质平平,营里按照进阶图,为他制订了相应的成长“配速”,以及能承受的任务“配重”。
种子在发芽之前没有一点迹象,只是时机未到。很快,小肖的进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把《士兵突击》中主角许三多视为偶像的他说,要当一个突击的士兵,以“更优秀的自己”来回馈战友的帮助、组织的关爱。
说起官兵关系,某营许教导员回忆起自己看过的一部纪录片。在这部讲述森林生态的纪录片里,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湿润的苔藓和谐共生,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许教导员认为,好的官兵关系,应当是成人之美又美美与共,就如同一个高低错落、搭配合理的生态系统,大家都能从中找到空间、汲取营养,并在一同承担一种责任、携手完成一个目标中实现成长。
某雷达站操纵班班长张艺钟入伍时,只有中学文化。操纵班对操纵员的学习能力、专业相关知识要求很高。在测报课目中,他经常错报、漏报,普通话也不标准。
是继续培养,还是让张艺钟转换岗位?一时间,众说纷纭。该站党支部研究后认为,张艺钟有耐心、肯吃苦,是个好苗子,培养一个人不要看一时,要着眼长远。
垂头丧气的张艺钟正准备打退堂鼓时,指导员找到了他:“相信你没问题!好好训练,其他的交给时间、交给组织。”
组织的信任、战友的帮助,让张艺钟走出低谷、迅速成长:他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参加上级比武、第一个成为班长、第一个成为组训骨干,荣立三等功1次。
如何弘扬历史、传承精神,着眼未来战场构建新型官兵关系,是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孙腾经常思考的问题。
大机群的作战样式,早已隐入历史的天空,但团队精神仍熠熠生辉。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各部队大力纠正各自为战的观念,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密切协同的作风,取得了辉煌战果,涌现出一大批配合默契、生死与共的战斗集体。
“未来‘小前台、大体系’的作战样式,要求每名官兵必须融入体系、贡献体系。”孙腾带领新飞行员参观旅史馆时自豪地说:“记住,你们身后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加油吧,小伙子们!”
事实也是如此。当前,小单元、模块化执行任务成为常态。对每名飞行员来说,一方面需要积极融入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体系提供支撑。
对这句话,该旅飞行员李朋理解得尤为深刻。捧着“空战尖兵”荣誉奖杯,他有些不敢相信自身真的做到了。
去年,李朋作为新人,第一次参加上级组织的重要考核。当时,空中对抗异常激烈,看到李朋在编组中的位置适合发射制导导弹,别的队员冒着被击落的风险,自觉掩护他,助他完成了向对手的“致命一击”。
编组中,不乏经验比较丰富、能力更强的老飞行员。问起他们为什么如此选择,有人答道:“为了团队的胜利,没必要计较个人的得失。我相信他能做到,他也确实做到了!”
一位专家觉得:在农业时代,组织形式是将军带士兵的方式,团队的力量大多数表现在英雄个人发挥上;在工业时代,层级化的组织架构是主要形式,团队的力量体现在步调一致的协同上;到了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团队的力量更强调每个人的创造性发挥。
走进东部战区空军某旅技术保障队,一个颇具科技感的机器人向记者打着招呼。推开一间研究室的门,只见桌上摆放着各种检验测试仪器、元器件和电烙铁。
研究室的“主人”,是三级军士长、维修技师陶云。因为维修技艺精湛,他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陶大师”。
一次,某装备发生故障,按惯例只能返厂维修,当时还是中士的陶云提出“试一试”。这一试,故障果真被他排除。
该旅领导有意识地给陶云培训机会、锻炼平台。随技术越来越精进,很多被厂家鉴定为“无法维修”的问题,竟被他鼓捣明白了。
该旅专门设立一间研究室,发动官兵和陶云一起搞研究。去年,他们修好了被厂家鉴定为报废件的多组器件,为部队节省经费数十万元。
陶云所在这个旅,骨干的示范效应以及工作室的吸附效应,让更多官兵去参加了,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促进了保障能力的提升。
记者此次调研感受到,团结力、凝聚力强的部队,有一个共同特征:组织坚强有力,部队风清气正,官兵对组织付出真心,和战友交往掏心窝子,对一些看似“分外的事”,能够主动当自己的事来干。
如今,新型武器装备、新的力量编成、新的体制机制,对官兵之间、要素之间的“耦合度”要求慢慢的升高,要求每名官兵既看到个体,更关注全局,人人出一份力。
孙腾所在旅机务大队官兵形成了一个习惯:团队取得成绩,大家积极“推功”,是飞行员飞得好;如果出现问题,大家主动“揽过”,首先反思机务工作哪里做得还不到位。
该旅场站官兵形成了一种习惯,看到跑道上一个石子、一片碎屑,都会自觉捡起来。他们用具体行动诠释了这个口号:“人人都是驱鸟员、人人都是养场员、人人都是消防员。”
当年,该旅刚刚接装某型飞机时,飞行员提出,在某个飞行阶段,飞机常会产生一丝难以察觉的啸声。厂家告知,这是飞机设计导致的,不属于故障,不影响飞行。
“还修不修?”内行人知道,飞机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找到啸声根源并降低它,“比调校一架钢琴难十倍”。
“必须修!只要是飞行员提出来的问题,我们都要全力解决。”机务大队徐大队长主动领题担纲,带领官兵展开攻关。
不少战友都劝徐大队长“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但经过他坚持不懈的试验攻关,啸声得以明显降低。
机务大队王教导员用“反哺”这个词概括密切的官兵关系。最近,驻地天气多变,雨说来就来。有时,仪器设施来不及撤收,一些新战士就把伞打在上面,甚至把衣服脱下来盖上。见到这一幕,王教导员感动地说:“当你真诚地对待官兵时,他们的反馈远超你的想象。”
记者调研时,很多战士正紧张地准备军考。很多部队为参加考试的战士提供复习书目、优质视频课程,组织体能尖子全程带练,强化备考士兵身体素质。
组织的这份关怀,大家记在心里。某旅战士裴敖考入军校后,在校学习期间入了党,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学员。临近毕业,军校领导流露出协调他留校担任军士教员的意向,被他婉言谢绝。
记者和裴敖交流时,这个微信名叫“愿你照耀中国”的小伙子,话语中充满正能量。他说:“学校工作学习条件肯定更好一些,但我更愿意回到战友身边,用自己所学回馈部队。”
滴水成河,聚萤成光。官兵们自觉回馈战友和组织的赋能,所汇聚的能量令人赞叹。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网络管理员李桂辉成长为战法研究小专家的故事,至今为官兵津津乐道。
网络管理员有一项任务,把空战中的视频数据拷贝到评估装备里。但李桂辉不满足做一个“数据运输工”,他用心分析和研究对抗视频资料,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整理总结成文字,形成了一本《对抗空战战法原则》小册子。各级飞行领导干部看过以后,一致认为:“很有价值!”文章在部队转发,引起不小轰动。
就是这名士兵研究出的某战法,助力团队在空军组织的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由此可见,在集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块拼图,大家都多想一点、多干一点、干好一点,整个团队就会连接更牢固、关系更紧密、力量更强大,就会在未来战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回到“长机”和“僚机”这一个话题,记者想起“僚机”的英文单词“wingman”,直译过来就是“长着翅膀的男人”。
这个寓意挺有意思——也许,在一个和谐的战斗集体中,有时不需要刻意强调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更需要的是一种无条件的、心甘情愿的配合和支撑。这样,这个集体中的每一名战士,都会生长出高飞远翔的羽翼。